美國Goldie blox科學玩具。人物介紹 (1) 經典三兄弟
- Goldie Blox and the Dunk Tank 小小神射手
這是個晴空萬里的週一下午,弟弟上床午睡之後,
我和姊姊覺得這是嘗試我們第一組Goldie Blox的好時機。
她選了Goldie Blox and the Dunk Tank 小小神射手。
我會接受Goldie Blox試玩邀約,完全是因為我們家姊姊的苦苦哀求,
她是一個熱愛手作的女生,
在她的手作宇宙裡面,科學手作和美勞手做毫無差別,
她都愛,她享受的是從無到有的過程,
作品完成之後,她會拿著成品,開始扮家家酒般地編起故事來,
這個小動作,就比較像我們印象中傳統女孩子特質,
許多女孩喜歡故事,喜歡幻想中的情節帶領我們去遙遠的地方,
這個所謂「女性特質」,正是Goldie Blox創辦人在設計玩具時注入的要點之一。
所有科學玩具所具備的重點它都有,
只是再多了這麼個「故事性」的情感環節,
在動手創造的同時,也跟著故事裡的主人翁踏上冒險的旅程。
那麼我們這就開始做了。
再此分享我個人偏好的操作順序,以及我自以為是邏輯。
拿到玩具的瞬間,我們先看看外盒封面上的圖案。
上面畫的是什麼呢?
通常一本課本章節的最前端,擺放的都是重點,
看一眼,可了解現在所要做這件事情的終點在哪裡。
觀察玩具外盒的照片,可以知道我們今天要創造什麼,
簡單觀察即可。
接著可以閱讀盒內小故事,開啟有趣的故事之旅。
(附有中文翻譯小冊)
正式著手之前,可以巨觀地大概看看盒子裡面的材料總共有哪些。
如果今天爸媽感覺有點想要勤勞一番,
不仿考慮從觀察材料開始和孩子互動,
對照最終的成品圖,可以請孩子指出來:
「深紫色的棒子在哪裡?」
「淺紫色的棒子又在哪裡?」
「兩種棒子又是用什麼東西連接起來的呢?」
不需要太計較細節,而是藉此小動作讓孩子學習到
成為一名科學家所需要具備的「大方向觀察力」和「小細節組織力」,
進而讓孩子養成科學好習慣。
引導觀察之後,爸媽喝可樂的時間就到了。
讓孩子自己動手做,再他們呼叫之前,敵不動我不動。
專注力的練習決定於不被雞婆打擾,
所以為了孩子好,爸媽一定要趁此刻拼命划手機再也不回頭。
真要吊書袋的話,
小小神射手這盒玩具主要提供的科學概念,封面上寫的是樞紐。
仔細去看,他就是一個最最基礎的機械設計,
運用到的除了簡單的輪軸,還有最基礎的力的概念。
我仔細查了台灣國小的科學課綱,四年級和六年級分別教到這些概念。
但在我和女兒仔細試玩過後,我認為低年級就可以玩了,
我女兒2020年秋季入學小一,使用起來剛剛好,
甚至我會說在中高年級課本上正式遇到這些科學題目之前,
先在玩樂中接觸這些概念其實更好!
先做過,等到時候課本遇到的時候,便不覺得有距離感了。
我想或許這正是創辦人在設計這玩具時的想法吧,
因為如果是我,我也不覺得這樣的概念需要等到四年級才能碰觸,
越無形、越自然的學習才是最好。
自行創作各種作品:
- Goldie Blox and the Movie Machine 小小動畫家
玩具封面是否讓你想起古代老式放映器?
這盒玩具帶領我們在家自己做出最簡易的動畫卡通影院。
動畫由光影和人的眼睛共同完成。
光穿透紙的縫隙,進入雙眼,
在人體未能反應的瞬間,即時轉換圖案,圖案就呈現相連的感覺。
藉由這盒玩具,我們陪伴孩子感受一遍科學過程。
我們需要:
- 一個底座
- 一組旋轉輪軸基底
- 一個有縫隙的紙筒
- 一則繪圖故事
內容物有所有電影工事所需要的材料和一本Godlie的故事,在手動之前,幫助孩子融入情境。
首先製作兩個基底。
一邊是手動轉軸把手區,另一邊則是動畫播放區,仿真度極高。
接著製作播放電影用的輪軸。
先準備底部圓盤,在於上方置入有縫隙的紙筒。
在縫隙旁,依序放入內附的圖卡。
其中,在動畫影片的呈現方面,
動畫是可以置換+自行製作的喔〔內附空白圖卡〕。
這個部份我個人非常喜歡!
哪個小朋友不喜歡自己寫小故事呢?
配合動畫一定要動起來這個要點,簡單的動起來的故事可以有:
- 海浪滔滔波紋〔最簡易動態〕
- 海浪滔滔,上面有一支小船
- 海上小船駛向遠方
- 駛向遠方的船翻了
或者,
- 一隻蚊子飛過來〔最簡易動態〕
- 小明打蚊子
- 巴到自己臉紅紅
或者,
- 一塊月餅
- 這裡咬一口
- 那裡咬一口
- 露出今夜殺韃子紙條
諸如此類,
將文學與藝術的創作融入工程學習,也是很棒的主意。
其實視覺暫留的科學概念,要等國小高年級,甚至國中才會深入理解。
但沒人說孩子們不能在更小的年紀,就藉由手動先行體驗理科技巧。
「手先腦後」是我一向推崇的做法。
先動手創作看看,即便不理解這怎麼來的,卻也明白如何運用。
舉例,像在製作這個動畫電影中「輪軸、皮帶相互牽引」部分的概念,
我家姊姊真的充分學起來!
她參加樂高營隊時,就自行用樂高,加上Goldie Blox技巧,
做出了令人驚豔的連動機關作品。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必須讓孩子們
持續接觸科學、不停創作設計,動手學習!
此外值得一提它的操作手冊。
由於它的圖示非常清楚,所以在閱讀製作指示時,無須英文程度,看圖說話即可。
但小小動畫家的故事內容寫得很棒,
也有一定的字數,
所以媽媽們也可以將它視為一英語閱讀繪本,順道讓孩子加強英語閱讀能力。
Goldie Blox and the Movie Machine小小動畫家,提供的是:
科學原理、工程技巧、英語閱讀和藝術創作能力的加總。
***** 以下旋轉派對,目前無現貨,所以2020年九月的團購將不包含以下商品 *****
- Goldie Blox and the Spinning Machine 旋轉派對
旋轉派對是Goldie Blox玩具系列的主打商品,
可以說是創辦人最有信心的作品之一,
一舉拿下了2014 Toy of The Year Award 最佳玩具大獎、
Parent’s Choice Award ‘家長的選擇’玩具金牌獎等獎項,
可謂玩具設計界年度巨星。
正因它黃袍加身,當我看到這盒玩具時,我就想它到底有什麼大不了的。
這種「感覺無聊」,在我陪著孩子操作的瞬間,立馬化為烏有。
它是一盒「動手做起來,遠比乍看有意思」的科學玩具。
同樣地,在開始動手之前,一則有趣的故事帶領孩子深入情境。
這則故事首先帶孩子做單個輪軸旋轉,接著兩個、三個,慢慢更多。
這種由少而多、循序漸進操作帶出的「次序性」,
是我一直很鼓勵身旁的媽媽們可以訓練孩子們的。
我也在IG分享童書的時候提及過,
我很喜歡給我們家小朋友看的一種類型童書是,
故事內容中主角「循序漸進地完成一件事情」,
例如:擠檸檬汁、蓋房子、造樹屋等等。
希望藉由故事和生活中的操作帶領孩子體驗step by step一步一步做事情的方法,
我覺得這對孩子早期的工程訓練很有幫助,
由簡單漸漸複雜,讓孩子不畏懼動手建築看似複雜的事物。
所以這裡這和旋轉派對就很棒,
它沒有選擇一開始就讓孩子直奔「星型旋轉」,
而是由「一個輪該怎麼轉」為起點,開始嘗試練習,
慢慢增加,讓孩子感覺不到困難,是很溫和而愉悅的學體驗。
同時也是很正確學習工程的方法。
我個人認為,由「滾輪可以把皮帶收拾成為整齊的一捲」這概念開始就很令孩子驚奇,
因為我小時候根本沒想過、也沒碰過這個概念,
所以我陪女兒做的時候,第一次真的覺得很棒,
覺得人類好聰明,怎麼想得出這種方法XD
力量由小朋友的手發出,接著由皮帶做傳遞,最後由滾輪接收而旋轉。
基本上旋轉派對就是一個「包裝在色彩繽紛玩具底下的極簡動力機械」,
有機械設計所需要的所有元素,
卻完全不令人覺得困難或者有距離,
因此如果想讓小朋友感覺一下自己是否對工程科學有興趣,
或是想提早體驗工程師做設計的感覺,
這盒轉派對是很不錯的STEM科學玩具選擇。
當然旋轉派對除了基本的「星形旋轉」之外,還有其他多種玩法。
在此推薦給希望激發孩子學習科學和工程學科的爸爸媽媽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