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First Discoveries 英文探索小百科,陪伴孩子們探索世界、學習自然
芝加哥的三月是融雪的季節,我經常在IG限時動態中分享我和弟弟沿著社區散步的影片,雪融時分體感特別冷,如果今天出大太陽,走在路上便是有陽光、有寒意、能聽見潺潺流水聲。為什麼呢?因為深厚的積雪全部同時融化,雪水流淌在大街上形成一條條涓涓細流,彷彿見到地球血液在流動,聽著水聲感覺格外美好。
這個時候弟弟就會問:「為什麼地上會有水呢?水從哪裡來?」我會向他解釋這是因為雪遇見熱天氣,就會融化變成水,其實地上的積雪、屋簷上結成的冰柱、流淌在路邊的水流,都是同一種東西。當然不到三歲的弟弟聽完總是似懂非懂,但見多了,他現在也知道「路邊的水是門口的雪變的」這小道理,我想這就是所謂從生活中學習科學吧。科學本就是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接觸大自然、學習生活常識,沒有什麼嫌太早的。當我們在後院玩雪之後,進屋子裡面來,便可以一邊喝熱飲,一邊共讀【My First Discoveries 英文探索小百科】,再適合不過了。
我們家自從有小孩以來一直保持共讀科普小書的習慣,主要因為我們家姊姊喜歡自然科學,是除了藝術、寫作之外第三項他喜歡的學科。所以當我們接觸到【My First Discoveries 英文探索小百科】時,生動活潑的彩色插圖和平易近人的中英雙語解說,讓姊姊第一時間就喜歡上這套書,經常配早餐服用,就連年紀還小的弟弟,共讀起這套書來,也能夠從頭到尾專心看完,一本接一本不想離席。
我自己在為孩子們選擇科普類書籍的時候,因為不要讓「科學」這兩個字顯得沉重,在書籍設計與編排方面,我絕對會選擇看起來「平易近人」的、讀了不會心臟病發危及生命的,為了增加小朋友的閱讀慾望,在科學主題的選擇方面,我也會盡量配合孩子們天生的興趣,例如媽媽們都絕對知道小朋友嘛,絕對都喜歡什麼飛機啦、恐龍啦、火車啦、農場動物等等基本款,主題有意思了,小朋友們自然主動會去看,完全不需要大人push。再來就是呈現這些主題的方式,再嚴肅的主題,如果主角是周星馳、吳孟達,那也能有喜劇的感覺,有趣味、有變化的科普小書,肯定會比嚴肅死板的課本狀死魚眼書來得受歡迎,那是一定的!【My First Discoveries 英文探索小百科】以透視膠片的方式表現出許多自然科學的層次,例如深海底的景色、機艙外觀是怎麼樣子、掀開膠片之後能透視看到機艙內部等,非常活潑有趣,孩子們很有拆禮物的驚喜感,這樣紙面上新穎的互動方式,加上配合KidsRead點讀筆的標準英文朗讀+情境式中文故事,絕對生動有趣,絕無冷場。最後要注意的是內容知識的正確性,以及敘事的科學邏輯是否正確無誤。在這方面為求仔細,選擇一家好出版社的作品是安全牌的做法,知名Moonlight Publishing,加上台灣KidsRead的把關,各位媽媽可以放心。
【My First Discoveries 英文探索小百科】每套內有: 六本主題點讀膠片書+ 隨身點讀小卡〔中英雙語〕+ 中文學習手冊一本+ 中文情境故事點讀貼紙+ 錄音貼紙。
【第一輯 英文探索小百科-人類的生活】主題有:【家】【火車】【飛機】【水】【地球和天空】【我們的身體】
【第二輯 英文探索小百科-奇妙的動物】主題有:【蛋】【鳥類】【農場上的動物】【恐龍】【地底下的動物】【海底下的魚類】
適合年齡:2.5歲-12歲。當然以精準知識的傳授絕對以國小生為主要讀者群,但因為這套科普點讀書,當你輕點直升機會有螺旋槳聲音、有飛機從跑道上起飛的聲音、火車開動的聲音、各種動物的叫聲,我家不到三歲的弟弟讀得認真的很,是繼先前介紹過的【Baby Animals】系列點讀小書之後,再度愛上自然科學主題的點讀書籍。因此不講求孩子理解每一個知識環節、純粹讓小朋友接觸、享受閱讀的話,我建議和我家弟弟同齡的〔快滿三歲者〕亦可考慮入手。〔我妹妹的小孩目前四歲,我也計畫買給她,供大家參考。〕
【共讀影片】
【英文探索小百科- 飛機】
【英文探索小百科- 農場動物】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每一本的詳細內容囉。
【第一輯:火車】
【Train 火車】這本由美國西部毛牛跨越鐵軌的壯闊開場,翻開透視膠片看到當年野蠻西部wild wild west上奔馳著的都是怎麼樣的火車,是怎麼樣子的火車由東向西運送物資和人力、開拓了文明的演進。在這本書裡面我們可以看到交通科技的進步,從最最原始的蒸汽火車為起點,如何一步步向前,蒸汽火車、煤炭火車、電車、區間車、子彈列車、高架火車、高鐵、海底隧道列車等,甚至噹噹街車都登場了。我們可以見到火車帶領人類去了哪些地方,上山、下海、橋面上、街市中、甚至遊樂園內都不乏火車的蹤影,閱讀火車的同時,小朋友們也領略了很大部分人類文明的進步史喔。
超酷的透明膠片上印著火車圖案,翻頁同時也看到火車技術的進步。
我們家弟弟的最愛之一就是火車書。
【第一輯:水】
【water 水】這本書是我們散步過後共讀的好選擇!它真的陪伴我家小孩學習了許多必學的水知識,首先它介紹了水的三種模樣:水、冰、水氣〔水的三態〕,這三種模樣如果處於大自然哩,又是什麼角色呢?答案是海川、是小溪、是雲、是霧、是家門口的雪,水這元素也組成了我們生活地球,甚至我們人類的身體也大部分由水所組成;水是生命之源,孕育了世上所有的生命,在每一滴細小的水滴裡面,即便我們看不到,裡面也有著成百上千的微生物,生生不息的自然韻律。
可以在企鵝的家鄉看到水的三種樣子嗎?〔水的三態〕。
水如何進入我們的家裡。
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可以非常大,也能非常非常非常小喔。
【第一輯:飛機】
【Plane 飛機】本書由帶領孩子們登上一台空中巴士開始,一齊探索飛機的內部結構。也從飛機的最最源頭開始帶著孩子們一看飛機的歷史故事:1903年萊特兄弟開始有了想飛上天的想法,人們模仿鳥類翅膀的形狀,設計出了左右兩邊機翼的形狀概念,當時的動力來源為駕駛者快跑跑下一座座的陡坡試圖起飛,這樣粗糙的起點竟也成為偉大歷史的開端。直至1909年首次有人類成功飛過海峽,從法國飛抵英國,文明演進竟然如此飛速。基本飛機之外,人類升空還有其他的方法,有熱氣球、有熱氣飛船,到後來的飛機、滑翔翼、垂直升降的直升機等等,飛機的歷史也代表了人類航太科技一路走來的軌跡,學習起來非常迷人有趣啊,甚至產生敬畏之心。
翻開飛機前方〔超美膠片頁〕一探駕駛艙的樣貌。
以填充氣體為主的飛行器。
各種滑翔翼的演進史。
除了載人之外,飛機也可以是貨機,可以阻擋森林大火,可以灑農藥。
【第一輯:地球與天空】
【Earth amd Sky 地球與天空】這本的知識重點囊括天文知識〔月圓月缺的概念、也就有地球繞著太陽公轉&自轉的觀念〕和地科知識〔土地地層的概念、地核&地熱的觀念,和延伸出的火山爆發現象等〕,我覺得相對算是困難,真真切切的國小程度。因此這個單本推薦給小哥哥和小姊姊,todders寶寶們可能等一陣子,晚點看比較合適喔。
國小的孩子們,因為這本書中提到的都是必學重點科學知識,除了平時的閱讀之外,不妨在學校課本提到這些主題的時候,把書拿出來,對照課本內容交叉比對服用,增加廣度,也增加趣味度,加強記憶。
利用點讀透視膠片的材質去表現水文覆蓋地球。
【第一輯:人的身體】
【Inside the Body 人的身體】因為真正的人體裡面是黑黑暗暗、沒有光線的,本書設計特別利用了透視膠片的特性去呈現這種昏暗不明,或是「內層」的概念,相當特別。本書的重點知識由介紹人類的「五感」開始介紹了人體的骨骼〔X光〕,介紹了顯微鏡的使用,透過顯微鏡人類認識了人體的各種細胞,接下來也介紹我們的各種器官和延伸出來整個懷孕的孕程,最後簡略提到了「遺傳」的觀念。說到這裡我們也能發現這本書的知識水平也是略高的,可能比較適合國小以上、甚至高年級的孩子,小弟弟妹妹們可能還需要再等一下了。
孩子們要使用神奇的手電筒,方能進入人體裡面探索喔。
【第一輯:家】
【Home 家】我們居住的地方是怎麼來的呢?現在可能由水泥、磚塊等各種材質所建成,在人類的起源,人類曾經以山洞為家、大地為床,就此生存下來。本書由各種建材建成的家開始介紹,接著從文化的觀點去看,有的人住在城堡裡面、有的人住在水上屋裡面、有人風塵僕僕總是住在帳篷裏面,甚直當人類科技進步,將人類帶離地球的時候,太空人變開始以太空站為家了。
以上是【第一輯:人類的生活】的分冊介紹,接下來開始介紹【第二輯:奇妙的動物】,沒錯我就是分隔線本人。
【第二輯:農場動物】
【Farm Animals 農場動物】這本非常非常適合小小孩閱讀,光是「住在農場上的動物」主題,對小小孩而言就不抽象、很能夠理解,再加上「輕點動物就能發出各種動物叫聲」這功能,完全足以讓兩三歲小小孩愛上這本書,推薦給toddler媽媽們。書中的重點知識學習完全圍繞著書名不離題,由公雞清晨的啼叫開始,一種一種動物介紹牠們的習性和〔對我來說很冷門的〕冷知識:母雞照顧小雞時,是將牠們全部納入羽翼,包在翅膀下方已顯示媽媽秀秀,寶寶出生之後也會人身示範如何啄雞飼料給牠們看;也有黃色小鴨的換毛過程,鴨鴨為什麼潛水呢?原來是下去吃草類和蟲子;也介紹了鵝和火雞;原來兔兔出生的時候是粉紅色、禿頭、眼盲的呢;也解說了關於牛、羊、豬的各種小常識,原來一隻豬媽媽,可以同時替14隻小豬餵奶,OMG太驚人了吧。
【第二輯:鳥】
【Birds 鳥】這本我必須說,也非常非常適合小小孩喔,主要因為當你和他們討論鳥類,他們聽得懂你在說的是什麼嘛,毫無問題,這樣一來便能深入聊了。首先由鳥的身體部位開始說明,身體部位就帶到鳥類的骨骼結構,各種不同的鳥類,有各種不同的喙,有些鳥嘴巴很硬,用以啄食,有的鳥嘴巴很尖,用以搜尋小蟲,喙的形狀以不同目的而生〔小朋友們知道這個知識真的非常好,他們從今以後就會開始留心與觀察〕;鳥爪亦然,有的用來抓樹枝、有的用來划水,各有不同。接著介紹羽毛、各種鳥巢和夜行性鳥類的存在、鮮豔色和保護色的用意,最後聊到為什麼有些鳥冬天要南飛。整本書知識豐富又有趣,絕無冷場。
【第二輯:恐龍】
【Dinosaurs 恐龍】一本關於恐龍的書,有多適合小朋友,這,應該不用我多說。想到恐龍,就想到他巨大的尺寸,其實在真實世界裡面,也有超級小的恐龍喔。在本書的一開始就對比古今現代的動物來描寫恐龍的尺寸和重量,介紹了「各種」恐龍〔不然一定會被很多小男孩鄙視,超多男童都有恐龍博士班學位〕,也討論了「化石」的形成,恐龍的現代版親戚有誰呢?鱷魚就是其一,長得很適合吧,一臉就寫著同鄉。
【第二輯:蛋】
【Egg 蛋】我個人認為「蛋」本身就是一很神奇的存在,他到底是什麼呀?貌似不是植物,看起來也不像動物!我第一次試圖向我家弟弟解釋蛋裡面會有小雞、小鴨、小鵝跑出來的時候,他超傻眼!驚訝到我大笑出聲!確實,怎麼看都很令人傻眼吧。因此這本書的內容就進一步幫我證實媽媽不是在鬼扯,媽媽說的都是真的!本書介紹了蛋的基本結構,把蛋剖開,裡面長怎樣;也講解了小雞在蛋內生長的過程〔看起來好可怕啊,我恨雞毛XD〕,以及除了雞鴨鵝以外,還有誰也生蛋呢?烏龜、蛇、鱷魚、青蛙、蝸牛、螃蟹、蝦、牡蠣等!
【第二輯:海底裡面的魚類】
【Fish Underwater 海底裡面的魚類】這本書在一開始就說明一重點我覺得很棒!那就是,其實海裡面是「陰暗的」,所以小朋友們要藉由內附的「手電筒」才得一窺海底的美妙。本書由沙灘出發,自淺水逐漸變深,將海邊各處存在怎麼樣的海底生物,一一介紹,他們的模樣、他們的名稱、他們的特點;也討論了珊瑚礁生態系是哪些動物們的家;如果人類想往深海底探索需要什麼裝備和什麼樣的潛水艇呢?
【第二輯:地底的動物】
【Animals Underground 地底的動物】同樣地,地底深處是黑暗的,如果要探究地底動物們的生活,小朋友們需要特別的「手電筒」!有誰住在地底巢穴呢?答案是小兔子,他們基本上在地底下蓋了一座公寓,房間與房間之間已走道相連接,土撥鼠一家人也是如此喔;蚯蚓、螞蟻、多種蟲類也是以類似這樣的方式蓋房子生活在地底下。此外,有許多動物平常雖然不居住在地面之下,但每當冬季來臨,他們會在巢穴之中進行長長的冬眠,直至春季的到來。
以上是【My First Discoveries 英文探索小百科第二輯- 奇妙的動物】內容簡介。
【My First Discoveries 英文探索小百科】兩套均有附中文的【學習手冊】幫助孩子們學習,內容有相關英文單字整理,使用這些新單字的英語對話練習,甚至設計了趣味科學活動加強科學觀念。
以上是我的分享,誠摯推薦給大家喔!